两度冲刺IPO,哈尔滨岛田大鹏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鹏工业”)终于迎来上市“曙光”。
8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交所上市委”)2025年第20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布。相应结果显示,大鹏工业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此次上会,大鹏工业经营业绩真实性与可持续性再被追问,北交所上市委要求大鹏工业说明报告期重点客户业务波动的合理性以及新客户的收入波动较大的原因、合理性。在此之前,大鹏工业业绩大幅波动及可持续性也曾引发审核问询。
原控股股东“半价”退股
此次并非大鹏工业首次冲击IPO。2020年,大鹏工业曾尝试谋求创业板IPO,回复首轮问询函后,该公司于2021年8月申请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其创业板IPO终止。
时隔两年,大鹏工业于2023年11月提交北交所上市申请并获受理,历经两轮问询及多次中止后,大鹏工业北交所IPO近日“过会”。
尽管成功“过会”,北交所上市委还是要求大鹏工业系统分析并说明“补充流动资金”2500万元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回复期限为20个工作日。北交所将根据回复情况,决定是否要求继续补充落实。同时,如发现中介机构未能勤勉尽责开展工作,北交所将对其行为纳入执业质量评价,并视情况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大鹏工业前身大鹏有限原本由岛田健一于2005年设立。此外,岛田健一名下还有其家族企业岛田化成,该公司曾为大鹏工业控股股东。
2014年,岛田健一因年龄、个人规划等原因决定从中国撤资,但难以在家族内部找到岛田化成中国业务的继承人。彼时大鹏工业现实控人李鹏堂为大鹏有限的执行董事、总经理,是岛田化成在中国事业的重要合伙人,岛田健一遂与李鹏堂商议由其受让岛田化成所持有大鹏有限的全部股权。
此后于2014年—2015年,岛田化成分两次转让股权,退出大鹏有限。退出后,岛田化成不再参与大鹏工业的实际生产经营,也不再持有该公司股权或控制该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4月,岛田化成将其持有的大鹏有限70%股权转让给李鹏堂的配偶Xinyu Cui,相应股权定价为3500万元。但岛田化成收取约1784万元的等值外币后,其余价款不再收取。
境外收入归零
退出后,岛田化成以经销方式与大鹏工业进行业务合作,且成为大鹏工业境外业务的主要经销商。
实际上,早在2019年,大鹏工业曾与岛田健一之子岛田辽二郎合作设立境外子公司,以开拓境外市场。该子公司为岛田化工机,彼时由大鹏工业持股50.5%,岛田辽二郎持股49.5%。也正是在2019年,大鹏工业境外营收大涨,由上一年的0.03亿元增至0.28亿元。
不过,2020年后,大鹏工业向岛田化成的销售额呈逐年下降态势,2023年后,大鹏工业境外收入归零。
据申报稿招股书,2020年—2022年,岛田化成均为大鹏工业前五大客户,各期交易金额分别为2231.64万元、2146.17万元、2091.28万元,持续下滑。2023年上半年,大鹏工业与岛田化成交易额为零,同期大鹏工业未开展境外业务。
此后,2023年及2024年,大鹏工业均未开展境外业务。
相应情况也引发监管问询,北交所在审核问询函中要求大鹏工业说明最近一期不再与岛田化成、岛田化工机合作的真实原因以及停止与岛田家族的合作后是否具备独立的境外业务开拓及获客能力等。
大鹏工业回复称,2019年、2020年岛田化成取得的订单比较集中,2021年起无新增订单;岛田化工机在日本本土通过岛田化成获取的订单也逐渐减少。
“订单减少是导致公司与岛田化成方面合作减少的直接原因。”大鹏工业回复称,受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日元大幅贬值等因素影响,公司于2022年11月将所持岛田化工机的股权全部转让给岛田辽二郎,终止与岛田家族的股权合作。
此外,大鹏工业回复称,从公司治理规范与减少关联交易方面,公司处置岛田化工机后,计划不再与岛田家族及其控制的企业以股权方式开展合作,且同等条件下将避免与岛田家族及其控制的企业发生交易。
相应问题在第二轮问询函中也被提及。大鹏工业回复称,尽管公司产品能满足境外客户的技术指标,但目前公司的资金实力、生产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对有限。最近一期,公司的经营战略重点聚焦于服务境内主要客户和拓展机器视觉检测设备业务,公司拓展境外业务的优先级相对不高,导致最近一期未产生境外收入。
大鹏工业声称,公司若成功上市,随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投产运营,公司将进一步提升资金实力、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也将为开拓海外业务提供坚实保障。公司具备独立实施境外业务的能力。
配资操盘十大技巧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